来源: 时间:2021-01-08 20:10:46 浏览次数:
二、泵送难点原因分析分析,造成陶粒混凝土泵送困难的原因首先应从特殊材料:陶粒入手。陶粒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由于陶粒吸水率较大,并且其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趋势,因此确定陶粒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太容易。
2.陶粒容重小,在混凝土中易漂浮,使混凝土离析,混凝土难以泵送。如果浇筑时不采用泵送施工,陶粒混凝土的上述问题尚好克服。如果采用泵送施工,上述矛盾则更为突出。因此,为解决这些矛盾,首先必须分析造成泵送困难的原因,然后根据问题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。
三、泵送难点,根据陶粒混凝土的特点,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解决陶粒混凝土泵送难点问题。
1.由于陶粒吸水率较大,如何确定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水灰比,是应首先考虑的问题。将陶粒浸水处理,使其基本达到饱和吸水是最有效的办法。但由于陶粒吸水很慢,在实施过程中,很难有足够的场地和时间对陶粒进行浸水处理。而我们所能做到的是,根据陶粒吸水先快后慢的特点,掌握陶粒在前一小时或前一个半小时(根据运输距离和施工难度确定)的吸水情况,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加以考虑。通过调整用水量,在保证陶粒不上浮的陶粒混凝土泵送问题探讨前提下,尽量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。也就是说,应找到陶粒不上浮的最大用水量和最大坍落度。
2.解决陶粒上浮问题有两条途径。其一是提高混凝土自身的粘聚性;其二是尽量减小陶粒混凝土的坍落度。提高混凝土粘聚性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单方水泥用量。但水泥用量过高不仅不经济,同时也使混凝土的容重提高,达不到减轻自重的目的。因此,增加水泥用量难以解决陶粒上浮问题。减小混凝土坍落度,对于非泵送陶粒混凝土是有效的,但对泵送陶粒混凝土是不行的,因为泵送陶粒混凝土只有在高坍落度的前提下才能进行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入比重小的掺合料(粉煤灰),加人后既能增加混凝土的粘聚性,同时自重也不会增加太多。这是因为粉煤灰的比重为2.0~2.2,而水泥的比重一般都大于3.0。因此,加人粉煤灰是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加入粉煤灰具有以下几方面优点
(1)增加了混凝土的粘聚性,减少了陶粒上浮的趋势,混凝土浆体的整体比重减小。隨着混凝土浆体比重的减小,陶粒在混凝土内部所受的浮力随之减小,这就从另一方面减小了陶粒上浮的趋势,使陶粒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有了较大改善。
(2)在混凝土粘聚性增加的同时,陶粒在混凝土内部被浆体所包裹,表面形成一层薄膜,增加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。同时也会使陶粒吸水受阻,使陶粒与陶粒之间、陶粒与泵管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。
3.合理选择细骨料--砂也是相当重要的。由于要克服陶粒上浮问题,需要尽可能地增加陶粒混凝土的粘聚性。因此在考虑用砂时,宜采用比重较小的轻砂,并应严格控制砂中的细石含量,最好是砂中不含细石。
4.如果由于陶粒吸水问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,建议使用外加剂控制,通常采用添加泵送剂,就是有减水和缓凝功能的泵送剂。
5.陶粒混凝土中适量掺加粉煤灰,在保证陶粒不上浮的情况下,尽可能地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。
总之,在控制好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、水灰比和添加粉煤灰以及泵送剂的前提下,还是可以泵送的。